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垂体性侏儒 > 侏儒常识 > 闭经怎么艾灸闭经的艾灸治疗方法,记得收

闭经怎么艾灸闭经的艾灸治疗方法,记得收



1病症概述

闭经古今名称不一,又称为“不月”、“月闭”、“不月水”、“月经不通”、“月事不通”、“月水不来”、“月使不来”、“月信不期、“血闭”、“歇经”、“经闭”等。

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停经3个月以上(已排除早孕)均称为经闭。前者为原发性经闭,后者为继发性经闭。生理性停经,多见青春期前、妊娠、哺乳及绝经后期,以及少见的居经、避年及暗经等,均不属经闭范畴。有关闭经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称其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等。《金匮要略》称“经水断绝”,《诸病源候论》称为“月水不通”。闭经的发生,《内经》认为与脾胃功能和情志有关,如《素问。阴阳别论》说:“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历代医著对闭经的论述颇多,《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认为“因虚、积冷、结气”是闭经的重要因素;《备急干金要方》有“血脉瘀滞”之说;《诸病源候论》则较全面地提出闭经的病因病机“由劳损血气,风冷邪气客于胞内……血气不成”,或“醉以入房,劳伤过度,血气枯竭”,或“先经唾血及吐血下血……使血枯月事不来也”。到宋金时代对闭经的认识日臻完善,把闭经之病因分有寒、热、虚、实四大类。

现代医学一般将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又根据病因分为真性闭经和假性闭经。假性闭经又称隐性闭经,即患者本有月经,但由于下生殖道先天性缺陷或后天性损伤造成闭锁,使经血不能外流。真性闭经除全身性疾病如严重贫血,结核病、肾炎、心脏病、营养不良等导致者外,也与精神过度持久紧张及内分泌功能失调,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皆可闭经。对于真性闭经可按本病灸法灸治。

2病理阐述

中医认为闭经的原因可分为虚实两类。虚证多为久病或失血,阴血亏损,或饮食劳倦,损及脾胃,生化无源;或肾气不足,多产房劳,损及肝,肾,精血亏少,导致血海空虚,冲任失养,气血不足,无血可行发为闭经。实证多由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血滞不行;或经期产后调摄不宜,外感寒邪,内伤生冷,血为寒凝,冲任受阻;或素体肥胖,多痰多湿,或脾滞水湿不运,湿聚生痰,痰湿阻滞冲任,胞脉闭塞而致闭经。

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月经有赖于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等功能的协调。全身性疾病,包括精神因素、营养不良、贫血、结核病、糖尿病、性染色体异常等;垂体前叶功能不全、垂体发育异常与肿瘤以及口服避孕药等;卵巢发育异常、卵巢功能不全以及与性腺分泌有关的卵巢肿瘤或病变;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晚期阶段等;子宫内膜异常或子宫内膜遭受不同原因的创伤,包括物理性、炎性或机械性损伤等,均可造成闭经。

3灸疗辨证

肝肾不足型__月经超龄未至,或初潮较迟,量少,色红或淡,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黯淡,或两颧潮红,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脉弦细。

取穴

配穴

肾俞、志室、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①潮热盗汗者,加阴郄、后溪;

②咳嗽唾血者,加尺泽、鱼际。

灸法

针上加灸

艾炷隔姜灸

艾条温和灸

针刺用补法,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每穴5~10壮。每次选4~5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气血瘀滞型__月经数月未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严重者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迟或沉涩。

取穴

配穴

地机、血海、合谷、三阴交、气冲、太冲。

①烦躁易怒者,加肝俞、行间;

②精神抑郁者,加大陵;

③胸胁胀满者,加支沟、阳陵泉。

灸法

针上加灸

艾条雀啄灸

艾炷隔姜灸

每次选4~5穴,先以毫针刺用泻法,然后于针尾上用艾圆灸之,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每次迭3~5穴,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治1~2次,5次为1疗程。每次选3~4穴,以施灸处皮肤红润、温润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

气血虚弱型__月经由后期量少而渐至停闭,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懒言,神疲肢软,或纳少便溏,唇舌色淡,脉细弱。

取穴

配穴

脾俞、胃俞、膈俞、气海、归来、足三里、三阴交。

①头晕眼花者,加百会;

②心悸怔仲者,加神门、内关;

③纳少便溏者,加中脘、天枢。

灸法

艾炷无瘢痕灸

艾条温和灸

艾条悬灸每次选4~5穴,每穴灸3~5壮,艾炷如黄豆或麦粒大,隔日或3日灸治1次,5次为1疗程。

同“肝肾不足型”艾条温和灸法操作。

每穴灸15~30分钟左右。

痰湿阻滞型__月经停闭,形体肥胖,胸胁满闷,呕恶痰多,神疲倦怠,带多色白,苔腻,脉滑。

取穴

配穴

脾俞、三焦俞、次髎、中脘、中极、丰隆、三阴交。

①形体肥胖者,加曲池、阴陵泉;

②胸脘胀闷者,加内关、公孙;

③白带绵下者,加白环俞、带脉。

灸法

艾条雀啄灸

针上加灸

同“气滞血瘀型”艾条雀啄灸

法操作。

同“气滞血瘀型”针上加灸

法操作。

4.文献摘要

古代灸疗文献

1.《针灸甲乙经》

女子血不通,会阴主之。月水不通,水泉、三阴交主之。

2.《千金要方》

月闭溺赤背强互引折汗不出,刺腰腧入二寸,留七呼,灸三壮,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

3.《针灸大成》

月经断绝,中极、肾俞、合谷、三阴交。

4.《医学纲目》

月水不通,灸气冲五壮。

5.《古今医统》

卷七针灸直指:月水不通,会阴灸。

现代灸疗文献

1.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继发性闭经35例管建红吴帆江苏中医,21(5):31

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取穴:风池、关元、归来、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气血虚弱加脾俞、气海俞;肝气郁滞血瘀加阳陵泉、地机;寒湿凝滞加中脘、阴陵泉、丰隆等。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选取主穴5~7个及配穴1~2个,常规消毒,然后选用1.5寸毫针,以双手进针法刺入皮肤,然后调整进针深度。其中刺风池时,针尖向风府方向横向刺入1.2寸左右,关元、归来、足三里直刺1.2~1.5寸,合谷、血海、三阴交、太冲直刺1寸左右。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并留针45~60分钟,且可间歇运针,还可根据病人症情,在足三里加温针灸2~3壮。每周治疗3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中药治疗:以逍遥散合四物汤化裁,处方:柴胡、黄岑、桂枝、当归、白芍、地黄、枸杞、黄芪、杜仲、白术、茯苓、甘草。肝肾不足者加肉桂、牛膝、山药;气血虚弱者加山药、莲肉、鸡血藤;肝气郁滞血瘀加川芎、桃仁、红花;寒湿凝滞加吴茱萸、丹参、半夏。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5日,休息2日,共服2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治疗结果:经过1~3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26例,好转9例。临床治愈的26例中,有15例仅治疗1个疗程。

2.针刺结合艾灸治疗人工流产后继发性闭经30例娄玉方针灸临床杂志,,15(9):17~18

治疗方法:每次必取主穴归来、关元、三阴交(双)、血海(双);配穴依辨证分型而取舍,肾虚型取太溪,气滞血瘀型取太冲、气海,气血亏虚型取足三里,寒凝血瘀型重用艾条。以上除气海、关元,其余穴位均取双侧。首先针刺上述穴位20分钟。关元、血海、足三里、太溪用补法,气海、三阴交平补平泻,太冲用泻法。然后温针灸关元、气海、足三里、太溪10分钟。寒凝血瘀型嘱患者回家悬灸30~60分钟,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共针治3个疗程统计结果。为巩固疗效,下次月经来潮前1周,再以上法针灸5~7次巩固疗效。治疗结果:在30例中痊愈2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Tel:识别







































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rdncm.com/zrcs/1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