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垂体性侏儒 > 侏儒常识 > 笃学慎思,明医院同济山
笃学慎思,明医院同济山
垂体位于我们丘脑下部的腹侧,从解剖图片上看来,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卵圆形小体,却是我们人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堪称整个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如果垂体出现问题,就意味着我们的内分泌环境要乱套了!
垂体的位置及解剖结构
垂体的主要功能
首先咱们来认识一下垂体的一些主要功能吧,特别是其中一些和我们的健康乃至生命息息相关的垂体激素。
1、生长激素(GH):它和生长有关,可以促进骨骼生长,让肌肉更加发达。如果生长激素不足,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长,使得儿童长不高,也就是矮小症。但在某些情况下会使得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在儿童身上可能引起巨人症,在成人身上就会引起肢端肥大症。
2、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和甲状腺有所关联。如果这项激素水平增高或减低,就要考虑是不是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否已经患上甲状腺疾病了,如甲亢或者甲减。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这种激素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释放频率和幅度与昼夜交替节律有关,在生病、受伤甚至突然遭遇危险情况时,它的分泌都会增加,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增进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及应激能力。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说,它是我们人体的“生命激素”。
4.泌乳素(PRL):泌乳素可以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引起并维持泌乳,参与应激反应和卵巢功能的调节。它和雌激素、孕激素彼此之间是一个很复杂的“制衡”关系。泌乳素水平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女性的生理周期,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到女性正常生育能力。
5.促性腺激素(LH/FSH):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来说,这类激素对性腺的发育和分泌功能都有重要作用,要是它出了问题,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遭殃哦。
垂体既然是人体内分泌的“司令部”,那垂体疾病势必会影响到内分泌相关的各个方面,引起的症状也是多种多样,垂体瘤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脑肿瘤。
垂体瘤的影像学表现
垂体瘤根据肿瘤大小及分类,可有不同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如:闭经、泌乳、不育、阳痿(泌乳素瘤);或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紫纹、痤疮、多毛(ACTH瘤);或身高较常人高、肢端肥大、样貌改变(生长激素瘤);或头痛、视野缺损(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或恶心、呕吐、纳差、血压降低、低血糖、胃寒、疲乏、嗜睡(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等症状。
垂体生长激素瘤患者体征
库欣病的临床表现
所以,当我们出现以上这些症状时,都应该考虑到是不是有垂体疾病的可能,这时就需要来到内分泌科,完善垂体功能检查以便确诊。
目前关于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也很多,常见的包括药物治疗、手术以及放疗等,甚至有部分患者可能只需要根据医生要求,定期观察和随访即可。
如果确诊为垂体瘤也不必恐慌,因为这毕竟是一种良性肿瘤,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仅有少数几例患者被报道是恶性病变,所以在科学规范的治疗下,预后并不差。不过垂体瘤的复发率比较高,所以即便痊愈后,患者也要根据内分泌科医生的要求,接受定期的检查和随访,如果再次出现上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排除肿瘤复发的可能。
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疾病亚专科
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疾病亚专科成立于年6月,为山西省内第一个开设垂体肾上腺疾病的亚专科。近年来,内分泌科垂体及肾上腺相关疾病住院人数、门诊量逐年增长。尤其是今年6月份以来,在我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内分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医院的合作交流,共同召开“对标名院”内分泌疑难病例讨论会,医院内分泌科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影响力,致力于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切实解决老百姓就医困难的问题。尽管垂体疾病为内分泌科相对少见疾病,但最近短短的三个月内,我科共收治慕名而来的垂体相关疾病患者50余例,其中包括库欣病、生长激素瘤、垂体泌乳素瘤、垂体炎、尿崩症等,均在我科明确诊断并治疗;垂体瘤需手术患者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由我科医护人员随诊。
吕梁市柳林县刘女士,24岁,未婚,自今年初开始出现月经周期逐渐延长,直至完全闭经,同时发现双侧乳房可分泌乳汁,为此整日紧张、焦虑,失眠。今年7月初就诊于我科门诊,刘师伟主任为其化验泌乳素ng/ml,已经高于检测上限,高度怀疑为垂体泌乳素瘤,同时查体发现患者体型肥胖,可见颈后黑棘皮,考虑不除外胰岛素抵抗,甚至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刘主任耐心为患者解释病情,安抚患者情绪,帮助安排其住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入院后查鞍区核磁提示垂体微腺瘤,大小为0.9cm*0.8cm;进一步评估患者性腺功能过程中,发现其卵巢呈多囊样改变,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均较一般育龄期妇女偏高,雌孕激素偏低,查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最终诊断为垂体泌乳素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给予口服溴隐亭抑制泌乳素分泌,吡咯列酮二甲双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治疗。至半月前复查泌乳素已降至50ng/ml左右,目前我科医护人员仍在严密随访中。
晋中市榆次区窦女士因近4年双手双足增粗增大,鼻厚、唇厚、眉弓及下颌骨突出等面貌改变来我院就诊,门诊杨华主任根据其特征性样貌改变考虑为生长激素瘤。收入院后查血生长激素为10.ng/ml,高于正常人3倍以上,进一步检查鞍区核磁提示垂体微腺瘤,大小为0.9cm*0.5cm,诊断明确后拟于近期手术治疗。患者在4年间样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周围人们的不理解和指指点点,心理压力巨大,情绪几近崩溃,如今得以明确诊断,如获新生,对我科医护人员感激不尽。
医院内分泌科
医院内分泌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学科,目前包括两个病区,开放床位张。科室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医护人员45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7人,特聘专家2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8人,护士25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硕士学位1人。目前规划建立了八个亚专科研究方向: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亚专科、糖尿病足亚专科、甲状腺疾病亚专科、骨代谢性疾病亚专科、垂体肾上腺疾病亚专科、肥胖代谢病亚专科、性腺疾病亚专科、内分泌性高血压亚专科。独创内分泌患者“云平台+线下”多维度精细化管理模式,从门诊就诊、住院治疗、出院指导、健康随访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免费提供长时程的健康教育和医护随访服务。
借着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东风,内分泌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秉持着格物穷理,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不忘初心,在刘师伟主任带领下不断创新,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全力为促进内分泌代谢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END/————
文字及图片来源:内分泌科
编审:袁红奎
医院最新动态
分享院内最近活动
服务广大医护职工
普及更多专业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