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垂体性侏儒 > 侏儒常识 > 慢性骨病90都是骨质疏松导致的
慢性骨病90都是骨质疏松导致的
慢性骨病90%都是骨质疏松导致的,每天这么做,强健骨骼,浑身都有劲!
骨质疏松,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医疗费用的疾病。《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指出,我国至少有近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
得了骨质疏松,初期通常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往往到骨头受伤断裂或者骨折时才会发现。此时,骨质疏松早已悄悄的夺取了我们的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
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隐患之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中国庞大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隐形杀手”。除了50岁以上人群、绝经后妇女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之外,某些慢性病也是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有研究显示,慢性肾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肿瘤等慢病患者常常伴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创伤都可能发生骨折。
●1/3女性和1/5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
●50%的人在遭受1次骨质疏松骨折后会遭受第2次骨折
●20%的髋部骨折者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
但据数据统计,50岁以上骨质疏松的患病知晓率仅为7.0%,40-49岁患者的知晓率更低,仅为0.9%,形势严峻。
引发全身骨痛、影响心肺功能
骨质疏松会引起慢性的全身骨痛,以腰背痛为主,使中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差,进而影响到心肺功能(活动少,心肺功能将越来越差),带来更严重的疾病隐患。
胸腰椎椎体变形、驼背、变矮
严重的骨质疏松,会造成人体胸腰椎椎体的变形,身高减少,腰背变驼。如果您的身高比年轻时降低了3cm,可能预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在25岁至30岁之前建立尽可能强壮的骨骼是最好的预防中老年时期骨质疏松的方法。但是,在任何年龄段,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帮助预防骨质疏松或减少骨质疏松对生活的影响。
下面这些指南有助于构建和维护强壮的骨骼:
1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平衡饮食钙很重要,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所以两者都要有。
食物中最好的钙的来源:
?奶制品,包括牛奶,奶酪,酸奶,布丁
?绿色蔬菜,比如西兰花,菠菜
?海产品
?豆类
2维生素D美国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建议每天摄入至1,IU的维生素D。下面的表格列出了年美国医学学院推荐的各年龄段成人的维生素D的摄入量和最高摄入量,供大家参考。
食物中最好的维生素D的来源:鸡蛋,鱼类和强化奶。
3经常锻炼每周至少三到四次,每次30分钟的负重运动-步行,慢跑,负重训练等。游泳是对心肺功能很好的,但是对预防骨质疏松没有帮助。
4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降低你的骨密度。“戒烟,控制饮酒”,这两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很多的疾病,心脏病,各种癌症,骨质疏松等都跟吸烟和过度饮酒有关。
5一定要防止摔跤千万不要小看摔跤。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摔跤是引起各种致命和非致命损伤的主要原因。年,大约80万老年人因为摔倒而住院,两万七千人最终死亡。
意外跌倒常常导致骨折,不仅会限制你的活动,甚至会导致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如果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避免摔跤就极为重要,特别是你有站立不稳的感觉或者有过摔跤的历史。
这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你在家里摔倒的可能:
?家居保持整洁,减少地上的东西
?地板上没有暴露的电源线。
?在浴缸,淋浴墙上,厕所旁边安装扶手。
?良好的照明。
?地板上不能太滑也不要铺毛绒绒的地毯。
?如果经常摔倒,可以买个臀垫来保护。
?物理治疗和平衡训练有助于防止跌倒。
来源骨质疏松小助手
声明:本站文章为转载仅作分享,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评论留言删除~
MMC(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etabolicManagementCenter,简称MMC)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牵头,中国医师协会发起成立的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通过践行“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原则,实现以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的规范诊治。
对代谢性疾病患者实行全人(血糖、血压、血脂、尿酸、脂肪肝、蛋白尿、眼底、血管等全面干预)、全过程(无病防发病,有病防并发症,有并发症防残防死)的标准化管理(统一检查检验仪器、统一干预标准、统一干预方法、统一控制目标),以期达到降低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发病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医院内分泌风湿科成立于年,是南阳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医院第一家系统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的专科。
主要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及合并感染发热、妊娠糖尿病等;垂体疾病:如垂体瘤(矮小症、巨人症、溢乳、闭经)、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状腺肿瘤、甲减、甲状腺炎等;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肿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性腺病:如男女不孕症,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异常等;代谢紊乱:如肥胖症、高血脂、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