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垂体性侏儒 > 侏儒常识 > 植物激素应用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卉上的

植物激素应用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卉上的



中国在花卉栽培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植物激素或激素),约自40年代开始。在人工控制花期、矮化栽培、促进扦插生根、打破种子和球根休眠、延长盆花和切花寿命、制备组织培养基质等方面,进行了不少试验,取得并推广了若干成果,尽管其应用还不太普遍,但在花卉栽培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着重前三方面综述如下:   一、人工控制花期   促成栽培技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如《帝京景物略》载:“草桥……十月中旬(阴历),牡丹已进御矣。(1)”可见早在明代(公元~),北京花农已能在阳历11月间温室人工提前牡丹开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工催延花期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包括激素处理在内的综合技术,使很多不在秋季开花的花卉能在“国庆”等节日同时开放。如年10月1日在上海举办了大型百花齐放展览会,展出了余种破季开放的鲜花(2)。   (一)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春季4~5月开花的牡丹在提前半年开花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应选用易于催花的品种如‘赵粉’等,3月摘蕾,4~8月增施追肥,7~8月进行短日照和用冰降温等措施促进其落叶,7月上盆或栽荫棚下,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用~ppm赤霉素涂抹花芽一次,实现了9月下旬、10月上旬开花。试验成功的品种,有‘赵粉’、‘何白’、‘青龙卧墨池’等,花期仅有3天(2)。要国庆节前开放者,可给以5~10℃温度处理,即可适当延期开花。、两年重复以上实验,证实每天~ppm赤霉素处理最好,4~7天后即可起解除花芽休眠、促使提前萌发的作用。在品种选择方面,除‘赵粉’外,又发现‘雨露苗壮’、‘群英’、‘紫蓝魁’催花表现良好(19、20)。   (二)含笑Micheliafigo(Lour.)Spreng.原系4~5月开香花的常绿灌木,现选用盆栽多年而当年无花的含笑,夏季置荫棚下。每周施肥,7月下旬着花蕾,8月初摘除嫩叶,后每周用ppm赤霉素涂花蕾一次,再逐增其浓度至~ppm。直至9月中旬剥去花蕾外壳,约3天后即开放。花期3天,花径4厘米。因花梗伸长,香味亦浓,颇引人注意。赤霉素促成含笑提前开花,主要作用是促进花蕾长大并开出鲜花(2)。由涂赤霉素到开花约需一个月。   (三)山茶花CamelliajaponicaLindl.山茶的花期因品种及地区而异,通常为11月至翌年3月。年上海市园林处用‘小桃红’等早花品种盆栽,增施肥料,6月下旬随时摘去叶芽,8月21日起每隔3天于花蕾上滴ppm赤霉素,上下午各喷水一次。9月4日移入温室,每天喷水4次。9月10日将盆栽山茶移出温室,置半阴处。9月下旬开花(2)。近年,上海植物园、上海市园林科研所提高赤霉素浓度至~ppm,自7月份起每1~3天涂一次,品种除‘小桃红’外,又增‘四面锦’、‘东方亮’、‘狮子笑’、‘金心牡丹’等。年8月1日起,北京中山公园用ppm赤霉素隔日涂抹花芽,8月15日起每天涂,8月27日开花,花期14天,如此连续处理,可自9月1日维持至10月中旬茶花开放不绝。所用品种为‘鲜红’、‘九心红’、‘夏色粉’等,处理后所开花朵的花色、花径与正常者相同。年湖南省长沙市苗圃创用叶痕点涂催花法,10月下旬用高浓度(2~ppm)赤霉素处理花芽附近摘去叶芽的叶痕,只需滴1次,即可在1个月后始花,且可促使花瓣增多,品种以‘芙蓉五宝’等为好,比对照花期提早2~3个月。   (四)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Ellis常绿灌木,6~8月开大朵白色香花。~年上海市园林处采取了切根、施重肥、加意养护等措施,取得了9月下旬开花的初步成功(2)。年8月12日起上海植物园在此基础上加用赤霉素ppm涂花蕾每周2次,达到了保蕾、促生长、促开花等目的,收效更进一步。   综上所述,植物激素结合其他综合措施,可起打破花芽休眠(牡丹等)、保蕾、促花(含笑、山茶花、栀子花)、促花梗伸长(含笑)等多方面的良好作用。   二、矮化栽培   应用一定种类的生长延缓剂(矮化剂)来控制花卉的生长,使其节间缩短,长得矮壮,株形美观,近年已有少数栽培试验和应用。如于锡钊在北京用矮壮素B9处理适当的菊花品种,达到植株矮化、花朵硕大的目的,特适作案头盆菊观赏(3)。试验结果如下:   三、促进扦插生根   现介绍近来在促进较难生根的树种方面的若干成绩:   (一)松柏类(见表2)   (二)常绿乔灌木类(见表3)   (三)落叶乔灌木类(见表4)   四、讨论与展望   1.综上所述,中国花卉工作者近年在应用生长调节剂于催延花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尤其结合不同节日举办“百花齐放”展览,取得了很大成绩。如牡丹品种‘赵粉’等能通过赤霉素涂抹结合摘蕾、低温处理和增施追肥等综合措施,使国庆赏牡丹得以实现。今后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试验品种,既强调栽培技术措施,又由生理、生化、生态因子、组织解剖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深入研究,从中探索规律性的东西,并寻求生长调节剂在催延花期上出现新的突破。   2.尽管以菊花和木芙蓉等为试验材料有了些积极的效果,但应用矮化剂于花卉栽培在中国还是个簿弱环节。在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如在不少盆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和花灌木中,都常有抑制生长、控制株高、增进美观的要求。而在盆花、绿篱和盆景三方面,试验生长调节剂于矮化栽培,并推广全套技术,尤有其迫切性。   3.生长调节剂在促进难以扦插繁殖的观赏树木扦插生根方面,近年已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如珙桐的大量繁殖问题,就是从年起通过应用激素促进软枝扦插生根才开始解决的。试验证明,IBA和NAA50ppm水剂处理,生根率最高(70~%)(7、8),推广应用具有广阔前景。但亦须保证适当的扦插基质、良好的环境条件,并给以精细的管理,方可获得最满意的成绩。不过,若要大规模推广应用激素处理于观赏树木的软枝扦插,还以粉剂速蘸法操作较便,收效显著,更具优越性。此外,木素酸钠能促进难插活的白皮松、华山松等插穗生根(6),且其成本低廉,供应充足,值得重视。   4.竹类扦插成活,原有一定困难。据汪本里年试用乙烯剂(~1ppm)对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exH.deLehaie)梢叶喷射一次,即可诱发次生丛生枝。用土将丛生枝栽埋后,再对其梢叶喷射乙烯剂2次,可获得90%左右的生根率,8个月后即可分床(14)。用此新法育毛竹苗,速度快,繁殖系数大,虽非离体扦插,也是一种新型营养繁殖方式。   *此文系作者受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派遣,应邀参加年7月30日至8月4日在波兰举行国际园艺学会“生长调节剂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所作的综述报告。作者对提供资料的上海市园林科研所徐欣、上海植物园张连全、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处于锡钊、北京市中山公园虞佩珍等同志,深表谢忱。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通知我们删除)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
白癜风治疗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rdncm.com/zrcs/1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