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垂体性侏儒 > 侏儒常识 > MR07020212垂体瘤
MR07020212垂体瘤
垂体瘤的MRI表现?
垂体腺瘤(pituitaryadenoma)是一着常见肿瘤,约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0%、占鞍区肿瘤的1/3-1/2,其中垂体微腺瘤占尸检病例的8%-27%、更为常见。垂体腺瘤多发生于成年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及液乳素瘤多见于成年女性,而生长激素腺瘤则多见于男性及小儿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因其大小和分泌的激素种类不同而各异,以闭经、泌乳、肢端肥大(巨人症)或库欣征等常见。男性泌乳素垂体瘤可出现阳痿、性欲减退等。若垂体腺瘤无内分泌功能,则往往长得很大才被发现,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双颞侧偏盲及视力下降。当肿瘤累及海绵窦时,患者会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垂体瘤卒中的症状。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系脑外肿瘤。依据肿瘤的大小,将垂体腺瘤分为微腺瘤与大腺瘤。前者的直径小于10mm,后者的直径大于10mm,在判断垂体是否增大时,需要参考不同人群的标准,即婴儿和儿童为6mm,男性和绝经后妇女为8mm,哺乳期妇女为10mm,孕后期和产后妇女为12mm.根据肿瘤有无分泌激素的功能,又把垂体腺瘤分为功能性腺瘤与非功能性腺瘤,在功能性垂体瘤中,有能分泌两种或两种以上激素者,称为混合性垂体瘤。
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细胞集中位于垂体前叶的侧翼,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的分布弥散,因此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微腺瘤多位于两侧,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微腺瘤则相对较小。
垂体瘤的MRI表现:
MRI用于垂体瘤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①T1加权冠状位图像能清楚显示微腺瘤的位置和大小,以薄层、较大矩阵(x以上)图像显示得更清楚。通常微腺瘤呈圆形低信号,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与其他肿瘤不同,其强化程度不如正常垂体组织。②垂体大腺瘤常突破鞍隔向鞍上池生长,典型形状呈“8”"字征。腺瘤在任何脉冲序列图像上均与脑灰质相同,为等信号。但是垂体大腺瘤经常发生内部出血或囊变,使其MRI信号变得不均匀。③增强扫描大腺瘤多呈均匀强化。④MRI可以清楚显示肿瘤对周围结构(海绵窦、蝶窦及下丘脑等)的侵犯,为临床制订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